“燕归花谢,早因循、又过清明。清明,本是人们怀着追思之情踏上归乡路的时节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高速封道,也让收费亭里的工作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有了别样的意义。
我像往常一样进行收费工作,收到通知高速天津方向因车流量大原因封道。我坐在狭小的收费亭里,透过玻璃,看着外面的世界,被拦住的车辆,喇叭声、抱怨声交织在一起,像一曲嘈杂的乐章,诉说着人们的无奈。
一位中年司机匆匆走到窗口,他眉头紧锁,眼神中满是焦虑。“姑娘,这高速啥时候能开啊?我赶着回老家上坟呢!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。我微笑着,轻声安慰道:“师傅,具体开通时间还不确定,您先别着急,注意关注一下通知。”他无奈地叹了口气,转身回到车上。这样的场景,在这一天里不断上演。每一次,我都耐心地解答司乘人员的问题,尽管我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。我不禁陷入沉思,这高速封道,封的不仅仅是一条交通要道,更是游子归乡的急切脚步,是对先人的思念之情。
傍晚,封道依旧没有解除。收费亭里的气氛有些沉闷,大家都在忙碌地处理着各种事务。我们则继续坚守在岗位上,时刻准备为司乘人员提供帮助。这时,一辆车停在了窗口,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,孩子的小脸冻得通红,哇哇大哭。妈妈着急地说:“孩子饿了,能不能给点热水?”我立刻从保温壶里倒了一杯热水,递给她。妈妈感激地说:“太谢谢你们了,在这特殊时候还这么贴心。”那一刻,我心里暖暖的,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。
夜深了,高速封道的消息终于有了转机,正常通行车道开通。我和同事们更加忙碌起来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车流量高峰。灯光下,我们的身影在收费亭里穿梭,就像一个个坚守岗位的战士。车辆渐渐恢复了正常通行。我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,心中感慨万千。
在这个清明,高速封道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,但我们收费员坚守在岗位上,用温暖的服务,为司乘人员驱散了焦虑和迷茫。虽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去祭奠先人,但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,用责任和担当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清明故事。
